亞洲最大的海上互通主線橋下部結構完工
本站消息 8月22日上午,隨著B107號橋墩的澆筑完成,由中鐵十五局施工的亞洲最大的海上互通——杭甬高速復線濱?;ネ?/span>主線橋下部結構提前5天完工,為后續架梁施工奠定了基礎。
杭甬高速復線濱?;ネㄕ加煤S蛎娣e613.03畝,為目前亞洲最大的海上互通立交。其中,主線橋全長2.4公里,設計樁基384根,承臺96個,墩柱96座。其中,樁基直徑1.8米~2.5米,平均樁長83米;墩身上部為花瓶狀,寬4.8米、最高墩25.5米。該海域地質結構復雜,加上涉及石油管道、新奧燃氣、500千伏海纜等多條海底管線,給施工帶來諸多挑戰。
施工中,為解決管線定位難題,他們采用“蛙人”潛水摸排,確定了每根管線的準確位置,掃除了海底“定時炸彈”。為順利將鋼護筒插打進堅硬的碎巖層中,他們將50多噸的液壓振動錘變為120噸的液壓振動錘,以超強振動力,強行將鋼護筒振插到83米深處。為解決堅硬碎巖和泥巖地質鉆孔難題,他們采取勤換鉆頭、將鉆頭“牙齒”打磨鋒利等辦法攻克了鉆孔難題,并于2021年11月23日完成主線樁基施工。為確保墩柱鋼筋籠加工質量,他們鋼棧橋上搭建兩個大型鋼筋加工棚,對車間制作的半成品進行組裝,使20多噸的花瓶狀鋼筋籠一次性成型。為防止海上高鹽堿對鋼筋的腐蝕,他們還對鋼筋籠進行環氧樹脂防銹處理。他們進一步優化鋼筋籠整體骨架預制和安裝工藝,通過設置體外可周轉定位胎架,不僅提高了鋼筋定位精度和保護層合格率,而且使每個墩身節約定位鋼筋0.8噸,降低成本。
杭甬高速復線將于2023年底建成通車,對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和寧波舟山港集疏運網絡建設、促進浙江省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杭甬高速復線濱?;ネㄊ┕がF場
(中鐵十五局集團二公司 呂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