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5tb35"><listing id="5tb35"></listing></sub>

              <address id="5tb35"></address>
                  企業文化
                  首頁
                  >企業文化>員工園地

                  父親的賬本

                  ???時間:2022-06-14?【字體:

                  父親是1946年生人,今年七十六了,性情豪爽,生性樂觀,質樸耿直,聲氣洪亮,身體除了有一點高血壓,沒有其它毛病。這與他數十年如一日不斷勞作鍛煉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分不開。最重要的是胸懷坦蕩,心中有本明白賬。

                  父親三歲喪父,與我奶奶和幾個嬢嬢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很艱難。父親上過小學,平時還要干農活,挑水割草放牛,成年后還要成為家里邊的主要勞力耕田、打耙、種莊稼。父親小時候上學路途每天來回要靠步行跋山涉水2個多小時。早餐,在家里邊炒一點炒飯吃,馬上邀約寨頭幾個小伙伴往學校趕。在學校的午餐是等老師用過餐后,借他的鐵鍋將家里邊帶來的包谷子炒熟充饑??柿?,直接伏下身子手捧路邊的溪水來飲用。他說包谷子炒熟了動作還要快一點,要不被大一點的學生搶先下手中午就沒有吃的了。晚飯是回到家里邊再吃夜飯。如果家里邊來客人得把床鋪讓出來,自己睡在存放包谷殼的樓上,睡在包谷殼里邊。雖然說身上有點發癢,但暖和。好在小學校里教授他們的那位老師是轉業軍官,知識豐富,見多識廣,除了日常的語文、數學、地理、歷史、珠算等知識學習,還教授父親他們正直豪爽,正派做人的人生道理。

                  “從不沾公家一文錢的便宜”這是父親的口頭禪。父親修過湘黔鐵路,地方上當過營業員、炊事員和農民等,無論干什么都離不開賬本。從我記事起,印象中父親都有一個記賬的習慣。家里收支和人情世故均會記錄在冊,并且公私分明,清清楚楚,從不含糊。據他說,他在修建湘黔鐵路時當過一段時間材料采購員,嚴格遵守各項關于采購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沒有出過錯得到過領導的好評,領導覺得他做事情踏實被派去參與學習回來參加測量工作?;氐降胤疆斶^營業員期間,服務顧客態度好,賬物相符、收支相符,一分一厘的賬目也清清楚楚。而另外一個營業員因為貪污賬款賬目對不齊,被判了刑。父親在鄉政府當炊事員期間自己種植蔬菜除了把伙食搞好,每天油鹽醬醋花費多少賬目也是清清楚楚的。

                  父親平時記賬計算用的是算盤,他平時還教我們背誦珠算口訣。大集體時候,父親就著油燈給村里做賬算工分時,眼睛被熏成老花眼。父親當過村里的支書,賬本有時候很特別。父親熱衷集體事業,家鄉百姓集資修建水利設施,要到縣城購買水管,他與另外一個大伯一同辦理采買事宜。千辛萬苦將膠管買了運回來,讓大伙在院子里邊當面過稱。每一稱的數量,用白粉筆記錄在堂屋的木板壁上,有斤兩有單價,匯總得出總價,還有來回的路費等一一公示,一目了然讓大伙看的明白。農閑時父親還要上山采草藥,到溶洞里邊熬硝、找石膏、森林里邊燒炭、平常家里邊喂養牲畜拿到市場上出售來貼補家用,每一筆收入是要入賬的。石膏要挑到數十公里的邊陽鎮上去售賣,全靠步行單邊要走四個多小時,雞叫二遍起來吃點過早,挑起一擔石膏在崎嶇不平山路上緊趕慢趕,身上的衣服是濕了干干了濕,趕到場壩天剛麻麻亮顧不上勞累疲憊強打起精神趕快找個攤位找買主,石膏賣出去還要去場壩置辦家里邊日常需要的日用品,簡單吃碗米面急忙往家里趕,到家一般都是晚上了,叫做趕場兩頭黑。沒有星星月亮的天,趕路要靠火把或手電筒照明。支出呢?要精打細算。主要是購買種子化肥農藥、孩子上學書學費,還有每一年置辦的新衣服等。記得我小時候,父親買了一臺氣派的收音機陪伴我們度過一個個夜晚,知道山外邊那些新鮮事。那臺收音機是父親上山采草藥的收入換來的。更大的支出是修房建屋和婚喪嫁娶,錢糧要積蓄好多年。那時修建的是木房子,需要的構件有柱、梁、椽、木塊、石塊和瓦片等,父親老早就在計算一棟房屋需要這些構件各要多少,在哪個地方開辟多大的地基合適,請哪一幫師傅,寨頭請哪些人幫忙,算好黃道吉日立房子。為了修建家里邊的那所老房子,父親是籌劃了很多年,有的廊柱是家里邊自留地里邊種植的,當地土話叫秀木,有的木料要靠買。后期用石頭來封房子,石頭是在后山開采的。那時候水泥市場上很少有賣,石塊主要靠石灰加水來黏合,于是父親在山里修建一所窯來燒石灰。自己砍了上百扛柴禾放在石灰窯旁邊,開辟了上好的青石一塊塊壘砌在窯子里邊,開爐點火后不能斷火。父親那個把月日夜不停一直在窯子旁邊守候添加柴火,吃飯都是家里邊人給送來。幾窯石灰燒好運到家里邊儲存好后,父親整個人被火烤的浮腫不成人形,好幾個月才恢復過來。多年過后,翻開修建房屋這筆賬提起開窯燒石灰這樁事情父親還感嘆不已!

                  我們也在父親在用算盤時候珠子敲敲打打清脆的聲音中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父親心里邊有一本賬。有一次父親突然生病臥床不起一個多月,他讓我母親拿來紙筆強撐起來記錄下一頁賬。某年某日他欠某某某多少錢糧,某年某日誰誰誰欠欠他多少錢糧,然后用一張紙蓋住掛在墻上。我老媽對他說有這個必要嗎?他說雖然是一些小賬目,也要記錄清清楚楚,欠人家的就是人死了也要讓子孫來還,不讓人背后說你這個人不值價!

                  家里邊經營一個百貨商店,為了滿足老百姓的生活生產需要五花八門琳瑯滿目的各色貨物。當地有的老百姓日子過得恓惶,婚喪嫁娶、紅事白事、喂養牲畜等,需要的煙酒布匹、油鹽醬醋,還有農資產品、肥料飼料等物品幾乎都是靠賒賬。村民先把物品拿去應急,等經濟錢糧緩過來再過來還款,無論賒賬時間長短,父親都不要這些老百姓的利息。有一段時間,我與父親花了個把月整理賬本,按村按每一頁一戶做好記錄,買賣公平,童叟無欺,賬目清楚,不會多要農戶一分錢。對那些因為孩子上學、收成不好等原因的貧困戶還寬限時日,有的甚至達十多年都有,很少催問。遇到過有個別的百姓對賬目有疑問的,也是好言解釋,只是讓他們自己回去回憶思考,過一段時間這些百姓過來都會主動還款說賬目記錄是對的,是他們自己記晃了。

                  父親還有一個人情賬本,大紅封皮上書“禮尚往來”。記錄的是辦酒宴時候人親客往送禮的禮金錢糧布匹等物。父親時常拿來翻看,誰家喜事白事辦酒時都要去還禮,還要多加上多送上一些。他說不欠人家的“人情賬”!

                  父親還有一本不用記錄的賬本,多半是有的窮鄉親欠他的一些錢米等物,他從不過問。父親的話就是能還就還,還不起就算了,問他干啥。父親還時常接濟那些家境貧窮的鄉親。

                  我們逐漸長大成人,陸續成家,父親年事已高很少記賬了,原來那些泛黃的賬本陸續鎖進抽屜里邊了。偶爾忘記家里邊往年的一些重要事情,翻出舊賬本還可以從里邊找出一些線索。

                  對于父親這一生,踏踏實實、認認真真、清清白白、坦坦蕩蕩,每一分錢都是汗水換來的,每一樣物件都是雙手掙來的,每一棟房子都是拼命拼出來的。父親說自己掙的心里邊踏實自在心安理得。父親的賬本雖然是一些枯燥的數字,數字背后都有一串串的故事,內涵豐富意義不一般,反應時代變遷、生活巨變。社會發展給我們帶來或苦澀或美好的回憶,也教會了我們踏實做事,清白做人的道理。

                  (中鐵十五局集團路橋公司 朱錫榮)


                  企業簡介
                  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五、六師合編后的第五師,1984年1月奉國務院、中央軍委命令集體轉業并...[詳細]
                  聯系我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蜜芽,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男人第一天堂www网,精品无码国产不卡在线观看首页